10個飲食減肥小技巧 狂吃不懼胖
分類: 肥胖預防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fā)布 : 10-22
閱讀 :575
吃的多絕對是導致發(fā)胖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戒掉美味的食物實在是太難了,那么不妨學著怎么吃不長胖吧!下面跟大家分享10個飲食小技巧,讓你越吃越瘦。
5大飲食DO’S這樣做
1.進食總量不超過身體所需熱量
人體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熱量,應維持於1200至1800大卡的區(qū)間范圍,這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需最少能量。
由於每個人身高、體重、年齡和活動量等都是不一樣,具體需要多少熱量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不管選擇哪種食材進補,每天攝入的熱量若超過身體所需熱量,就會導致肥胖。
2.飯前先進食這些
喝湯: 除了能具有暖胃、養(yǎng)胃的作用以外,還能產生飽腹感,達到控制食欲的目的。
吃一種水果: 餐前吃水果可以幫助分解食物中的過多油脂,還能克制食欲、避免吃過多。但餐前吃水果,要注意選擇水果的種類,下列提供幾項不易空腹食用的水果。
柿子:空腹時胃里含有大量的胃酸,會和柿子中的果膠、鞣酸等物質反應,產生難以溶解的結塊,這些結塊不能隨糞便排出,累積過大時會引發(fā)胃結石。
香蕉: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鎂元素,空腹食用時會造人體血液內鎂、鈣比例失衡,對血管產生抑制作用。
橘子:橘子中的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食用時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3.多吃少油少鹽的清淡蔬菜
維持身材的不二法門之一,就是利用少油、少鹽的蔬菜填充胃部以產生飽足感,進而控制食量。尤其推薦綠葉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多吃這類蔬菜可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
另外,每周最好預留1到2天時間喝粥吃素,且飯後不再吃其他零食,這樣能為腸胃減輕負擔。
4.合理的選擇肉類
氣候寒冷,可攝入適當含量的脂肪類食物,但應該注意控制總量。進補建議以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為主、淀粉類食物為輔。 而吃肉應優(yōu)先選擇油脂小、熱量小的肉類,比如:魚蝦、去皮雞、鴨肉。其次,應選擇烹飪方式簡單的肉食,因為過度烹飪的料理中那些大量調味料,會偷偷提供難以忽視的熱量。
5.飲品選擇茶飲或白開水
盡量不要飲用瓶裝飲料,因為無論是果汁、碳酸飲品或茶飲都含有不少的糖分。不妨將瓶裝飲料換成自家手沖茶飲,尤其飯後飲用大麥茶或普洱茶,既可減少熱量的攝入,又有清脂、解膩的功效。5大飲食DON’TS不要做
1.無病亂補
當身體狀況良好的情形下,以預防疾病為由,隨意在飲食中添加過多高脂、高熱量的食物,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小心誘發(fā)心血管疾病!
2.虛實不分
中醫(yī)認為「虛者補之」,非虛癥病人不應濫用補藥,且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可能有傷害身體之虞。 體質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舌質淡脈沉細;體質偏熱者則有手足心熱、口乾、口臭、排泄物乾結等現(xiàn)象。若不分寒熱胡亂進補,會導致寒熱癥狀加重。
3.多多益善
食用任何滋補食品都要適可而止,否則可能有損健康。例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會引起腹脹,降低食慾;大量食用熱性補品,則可能導致內火過旺、口舌生瘡。
4.單純用肉進補
動物性蛋白質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但其不易吸收的特性,若久服、多服反而會擾亂腸胃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飲食應注重葷素搭配,過度吃肉可能導致營養(yǎng)失衡、攝入脂肪過多,引發(fā)心血管疾病。
5.只顧吃不顧排
由於天氣冷胃口較開、進食量增大,進補中身體可能會攝入過量油脂,而葷食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如果一味只顧食療進補、不重視廢物的排出,毒素在腸胃中的滯留時間過長,對健康也有極大損害。為了維護腸道健康,每周建議清理腸胃1至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