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4個減肥誤區(qū) 千萬別踩!
很多人減肥一段時間,自己認為飲食已經(jīng)控制得很好了,運動也沒少,就是不見瘦。出現(xiàn)這樣情況,你就要當心自己減肥的方法,方法不得當會越減越肥。今天編輯就為大家分享減肥最容易陷進的4大誤區(qū),教你正確減肥。
減肥誤區(qū)你踩中了嗎?
減肥誤區(qū)一:水果多吃不會胖
一些人喜歡吃水果,以為水果含維生素C多,又好吃,一次可吃500克,甚至1000-1500克。還有一些女性在閑暇時,常順口吃些點心、蛋糕,沖杯麥乳精或吃塊巧克力等零食。以為吃些水果喝些飲料,可以使皮膚潤澤。有的為減肥不吃正餐而以點心和水果充饑。結果不但不能減肥,相反成了增肥劑。
我們先看看它們所含的熱量:一杯麥乳精或一塊50克的奶油蛋糕含熱量160千卡,一塊巧克力(50克)約200千卡,100克蘋果約65千卡,而50公斤 體重的婦女每天所需的熱量為1750千卡。除正餐以外,稍不克制這類零食熱量,就會大大超過,從而使身體發(fā)胖,如果不食正餐以水果和點心充饑,不但增肥而 且還會造成營養(yǎng)不平衡。例如一天不吃主餐,只吃1—1.5公斤香蕉等水果熱能可達1000千卡熱能攝入了,加起來一天攝入2000千卡以上的熱能從而導致 肥胖癥。
減肥誤區(qū)二:只吃菜不吃飯就能減肥
有一種理論認為,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多吃菜少吃飯。因為吃飯容易長胖、吃菜比吃飯有營養(yǎng),因而有些欲減肥的人就盡量少吃飯多吃菜。近日,臺灣醫(yī)界人士對這一理論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多吃菜少吃飯不科學,要減肥保持體型還是要吃碳水化合物食物。近年來,臺灣多數(shù)人已養(yǎng)成了多吃菜少吃飯的習慣,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愈來愈低,油卻愈吃愈多,醫(yī)生說,人的飲食感主要來自于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油脂,也就是吃飯才會飽,高油脂的食物吃多了,不容易產(chǎn)生飽感,反而容易長胖,因為1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是4大卡,油脂卻是9大卡。
還有,人們喜歡吃的一些成品主食內含的油脂也很高,卻往往被人們忽略,如雜糧面包、全麥面包、堅果面包等,油脂含量往往超過35%,因為這些食品如果不添加油,口感會很粗糙生澀,而牛角型的法國面包香滑油酥,更是含有一半的油脂。
減肥誤區(qū)三:蛋白質可以多吃
有些人以為蛋白質是補肌肉的,多吃點雞蛋、牛奶、瘦肉問題不大,如果您也這么想,那您就大錯特錯了。肌肉是根據(jù)您身體的需求而長的,也就是看您鍛煉身體的強度而生長的,不會因多吃而長肌肉,多余的蛋白質人體會把它轉換成熱量。每天蛋白質攝取量因不低于70克,多一些無妨,多太多不宜,不要超過150克,分成二餐攝食,任二餐皆可。蛋黃每天可吃一個。肉皮含大量動物油,是高熱量物質,不宜吃;蛋黃含大量膽固醇,不可多吃。蛋白質攝取量不宜多,應是每天的副食。
另一種相反的誤區(qū)是認為減肥不能吃肉。肉食中含有優(yōu)質的蛋白質和鐵。蛋白質不足,身體肌肉流失,也是不利于減肥的。減肥誤區(qū)四:少吃就能減肥
減肥需要控制一定的飲食量,但是如果單純少吃,并且過度少吃,也是減不了肥的。
吃得過少口腹之欲得不到基本滿足,難以長期堅持,一旦恢復日常飲食,必定反彈。;加上減肥食物體積太小。有時一塊固體的減肥餐,兩口就吃下了,胃得不到吃 飽的信號,于是終日有饑餓感,最后實在忍不住大吃一頓,減肥失敗;而正常的脂肪攝入量應占全部熱量的20%-30%。如果食物脂肪含量過少,食物味道必然 大異,而且更容易饑餓。
此外,飲食攝入過少,身體以為你進入了饑荒年代,會自動降低新陳代謝,消耗的熱量也會隨之減少。
健康減肥的基本原則:
為了達到長期減肥的效果,也作為普通人關注健康的一種選擇,營養(yǎng)學家建議在食物的選料與烹調過程中嚴把“質”關,也就是多選用含脂肪量低的原料。而對于“量”,也就是體積,則不必太過限制。
正確的減肥方法,應以除去多余的脂肪為目的,且供應體內足夠營養(yǎng)素,因此為了達到“減肥不減健康”的目標,應在均衡的飲食原則下,盡量選擇低熱量、足夠營養(yǎng)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