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減肥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減肥知識學習網站!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一所醫院里,兩位醫生使用催眠術對29名護士進行減肥治療。
醫生和護土面對面坐在椅子上,令護士抬頭凝視天花板,并進行深呼吸,將護士誘導進入催眠狀態后,醫生給她們以下暗示:“油膩的食物真難吃,而低熱量的食物非常可口……”接受了催眠法治療的護士與以前飲食習慣大不相同,再也不想吃油膩食物。第一周的催眠療法結束時,每個人體重平均減輕1.8公斤。
催眠狀態是人的一種特殊狀態,此狀態的人極易接受暗示,暗示的內容可形成信念,克服過去的習慣,取代或壓抑舊的觀念。催眠減肥就是讓催眠者接受節食減肥的暗示,忘卻并改變過去能導致肥胖的飲食習慣。
人的食欲和口腔需要是一種心理動力,它始終要求人們有很強的攝食行為去滿足之。而怕肥胖是現代人的一種求美觀念。攝食與怕胖的矛盾始終存在,有時甚至還需要用攝食這一原始滿足方式來緩解“食和胖的矛盾”所引發的焦慮,可以說許多人在“食與怕胖”的較量中,結果都偏向于多吃,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多吃,于是肥胖。
許多減肥藥都是抑制食欲的。其實,食欲既是生理需要,也是心理欲望,可以通過生理途徑,也可采用心理方法予以調節。
食欲可因為胃的強烈蠕動產生饑餓感而誘發或者增加,可以在飯前適當吃點零食而緩解。少吃多餐也是一種辦法,可適當降低食欲。食物的許多信息,如色、香、味等也與食欲相關,美味佳肴會使人“垂涎三尺”,若相反呢?自然也就減了胃口。其他因素也會影響食欲,如進食環境、別人進餐的情緒和食欲強弱、語言或餐桌上的文化氛圍等,可適當營造一些對食欲有負面影響的氛圍,如對食物的負性評價、對某些食物(如糖、脂肪)負性生理效應的評價等。
減少食欲和口腔需要,理智而科學安排食物種類和烹飪方法,嚴格控制進食總量,尤其是減少糖和脂肪的攝人,每一餐都能理性進食,自然能避免進食過多、能量過剩的局面經常出現,從而避免肥胖的發生。
下一篇:心理減肥之解讀“苗條意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壓力過大也會引起肥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