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瘦不下來?這些減肥誤區別中招
分類: 認識肥胖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02
閱讀 :564
盡管你努力的運動,還很竭力的去控制飲食,但體重沒有想象中下降的那么快。盡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你仍然納悶,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你的減肥大業。
總是瘦不了?這些減肥誤區別中招
Q1、我家沒有瘦子,難道肥胖會遺傳?
答:家族性肥胖其實跟家庭生活習慣有更大的相關性,例如一樣的進食內容:常吃大餐、高熱量食物,或有三餐不正常、偏食、宵夜習慣;加上家人都不喜歡運動或是活動量過少等等生活方式。
因此,即便你的體內擁有肥胖基因,別以為就從此瘦不下來。正確的節食方式加上規律的運動,絕對是打擊易胖因子的不二法門。
Q2、碰到生理期,大吃大喝也不用怕胖?
答:有人說生理期正是女生瘦身的緩沖期,這時候大吃也不會變胖,尤其甜食更有安撫焦躁情緒的好處,所以多吃無妨?
這種錯覺來自于經期前幾天(黃體期)就開始的水腫現象,讓人看起來變得比較胖,體內滯留的水份也使體重多了1、2公斤,等到經期結束,水腫一消掉,體重變得輕一點,所以產生“經期大吃不會變胖”的假象。
也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很多女性在這段期間食欲特別好,并透過攝取甜食或高熱量食物來緩和焦慮。養成習慣的話,體重可是會跟著每個月悄悄攀升喔!嘴饞時還是用其它低卡食物代替,每天做好熱量控制吧。Q3、不吃米飯,一定瘦?
答:不吃白米飯的減肥觀念,在于大家認為它所含的淀粉質及熱量都高,因此有此一說。不過,長期戒食米飯的減重法復胖率高,恢復正常飲食后,吃下的東西都會變成脂肪囤積起來。
米飯屬于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熱量來源,所含的醣類還有幫助代謝的作用。當不吃白飯、身體缺乏飽足感時,更容易在餐后或下一餐去攝取其他高熱量的食物,瘦身畫鐵定失敗。
其實,只要不超過份量,減肥時期也可以放心地吃米飯,男生一天2、5碗飯,女生一天1、5碗半,都在正常范圍內。此外,可以漸進式的將白米飯改成富有飽足感,能夠穩定血糖的全殼類(如糙米、五谷米、燕麥等)更好。
Q4、吃水果會胖?
答:吃水果適量并不會胖,反而吃水果因內含纖維素、維生素與礦物質,可補足蔬菜攝取不足的營養,并幫助排便,此外,水果含有消化酵素,可以幫助消化有助減重。怕內含的熱量過高,不吃過量都不會的。想減肥的時候,一些熱量比較高的水果還是盡量避免,如香蕉,哈密瓜,西瓜,榴蓮等等,可以用蘋果,奇異果,葡萄柚等熱量較低的水果取代。不過果汁跟水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果汁的熱量也高,所以也請避免。含糖飲料就更不用說啦。
Q5、連喝水也會胖,想瘦真的好難。
答:常常聽到有人說:“我連喝水都會胖,索性不減了!”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自身體質,用錯方法的關系。像是有些人不喜歡喝清淡無味的白開水,改以市售的氣泡水、水果水等加味水替代,這當中就吃進了不必要的糖份與熱量,長期下來,當然喝水也會胖。
其次,要是身體的排水機制出了問題,體內滯留了過多的鈉及水分,而飲食又偏重口味、喝水方式也不正確(應集中在白天喝水,晚餐后及睡前就別再攝取),水腫型肥胖自然會一路跟著你。
所以,絕對沒有單純喝水就會胖的體質!想要美美的瘦下來,只要好好檢視自己的致胖關鍵,用對方法,就能扭轉體質、盡情享瘦。Q6、運動越多,減肥效果越好?
答:運動是保持體重和保證健康的方式之一,但如果運動強度過大,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每周7天都進行運動,會削弱我們身體的免疫力,過度損耗身體的關節,會令我們感覺疲憊不堪。”在兩次運動間,我們身體的肌肉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得到休息和放松,如果運動安排得過于密集,那么反而無法燃燒足夠的熱量,使運動效果打折扣。
為了保證運動質量,每周至少要有一天不安排任何運動,而其他日子里,運動課程也應該經常變換“花樣”,比如周一練習上肢力量,周二鍛煉下肢,周三進行耐力訓練,這樣可以避免某些肌肉群“過勞”或運動傷害,同時也可以保證熱量的燃燒。
Q7、肚子餓就是在消耗脂肪?
答:肚子餓只是血糖過低,而胃部排空,身體告訴你該吃東西補充了,如果這時不吃,體內就會分泌升糖激素,將儲存的肝糖分解進入血液之中,此時就有消耗肌肉的危險。長期靠肚子餓減肥的結果,脂肪與肌肉消耗比例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