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湖實驗小學校長邱向理:幸福是教育的終極追求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6-01
閱讀 :211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唐德說:“好的教育是世界行一切善的源泉。”善,是傳統文化中的福根,是美好幸福的根源。杭州銀湖實驗小學邱向理校長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對生命個體本身關注,更重要的是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最終獲得人生的幸福。幸福,才是教育的終極追求。具備讓自己幸福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別人擁有幸福的能力,是教育的目標。作為教育人,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被愛的、被尊重的”,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幸福感。杭州銀湖實驗小學是一所提供寄宿服務的小學,坐落于杭州市富陽區銀湖科技城,地處午潮山國家森林,自然條件優越。從學校始創初期,邱向理校長就一直在思考,我們究竟要培養一個什么樣的人,怎么樣讓每個孩子學會去追求人生的幸福,怎么去教會孩子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在這所有濃濃家庭味的學校里,孩子們感受著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尊重、理解、包容、接納,體驗著愛、表達著愛、生長著愛、傳遞著愛。老師就像他們的父母,精心地呵護,高質量的陪伴,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勞動,一起成長,如春雨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播下了愛的種子,收獲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為孩子選一所好學校,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以后有一份好工作或者是能掙很多錢,買得起房子,這就是一個幸福。“我更多的追求是,到底我們的孩子他有沒有追求人生最終幸福的這種能力,和幫助別人擁有幸福的能力。”邱向理校長說,這是一種變化,在這里我們會更加關注孩子,讓他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整體的理解。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不管他是怎樣的狀態,無論是優秀還是不優秀,他的內心都是充滿智慧的。發現不了他們的智慧,是我們教育人沒有找到這些孩子智慧迸發出來的那個通道。每個孩子本來就是有差異的,無非就是你沒有去打開他的智慧大門。因此,我們更多的去尋找,去發現孩子的成長規律,了解他的個性,他的節奏,開啟他的心靈自信。在辦學過程當中,我們設計的課程、活動、作息時間等等,都是為了滿足孩子個性化需求,讓孩子在小學階段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杭州銀湖實驗小學是一所生態化學校,353畝的校園里有茶山,有湖泊,有小溪,每一處細節都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所承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激情,滋潤著每個孩子在這里生長、成熟,發展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經過七年發展,銀湖實驗小學已形成了銀湖特色校園文化,展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孩子們在這里學會了體驗愉悅人生的能力。“小學教育是浪漫的”,邱向理校長說,孩子的天性是在玩的過程中,慢慢的去體驗一些東西,所以你不能像成人那樣要學多少知識,按照一個一個學科的邏輯體系去完成,而是要讓他在這個邏輯體系之外,安排更加豐富、適合孩子天性的一些活動。所以我們學校的活動非常豐富,通過形形色色的活動,讓孩子掌握探究能力。很多學生周一至周四住在學校,周五到周日住在家里。孩子們認為學校是一個大家庭,這里有“校長奶奶”“爸爸老師”“媽媽老師”還有“兄長同學”、“弟妹同學”。常會聽到家長說:我以為周五了,孩子一定是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可是,孩子卻說,讓我在學校和同學再玩一會吧。教育要仰望星空,心懷夢想,也要腳踏實地,敢于創新。“我有愛,我能行”。在這里,自信被開啟,潛能被開發,智慧被喚醒。學習好并不是成績單上的分數,更多的還是學會思考、解惑、創新,涉及的領域也是與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這樣的學習不再有“填鴨式”的枯燥乏味,而是有了像游戲晉級一樣的升級沖浪感,孩子們會有滿足感、成就感,真正的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讓每個孩子快樂幸福,讓校園生活成為學生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