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趙云陽:擁抱科創大時代,一鍵布局硬核科技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11-10
閱讀 :230
踏入四季度,如何把握后續市場形勢及投資機遇成為許多投資人關心的話題。11月8日下午,博時基金在北京舉辦“把脈市場,科創中國”四季度投資分享沙龍,6位投研大咖出席并分享觀點,近50位媒體人員參加。面對2023年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四季度的宏觀形勢及投資策略如何看待?沙龍中,博時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專職委員于善輝首先就《四季度宏觀形勢展望及新時代特征下的資產配置》做主題分享,詳解四季度投資機遇;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四部基金經理趙易分享《2024,靜待科技浪潮的黎明破曉》,回顧了2023年科技板塊表現——主題特征明顯、內部結構呈現分化,并展望2024年科創投資機遇;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趙云陽以《擁抱科創大時代,一鍵布局硬核科技》為題,分享了科創100指數ETF的投資機遇;圓桌論壇環節,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趙云陽、投資副總監兼基金經理萬瓊、基金經理楊振建共同探討“央國企資產重估與海外資產配置展望”。其中,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趙云陽在《擁抱科創大時代,一鍵布局硬核科技》主題分享中對科創100指數投資價值進行分析,分享了目前備受投資者青睞的博時基金旗下科創100指數ETF(588030)。他介紹,科創100指數ETF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日前正式納入兩融標的,目前在同類標的ETF產品中規模領先、流動性好、投資者結構優質。聚焦硬科技“小巨人”,成長空間廣闊趙云陽表示,科創板定位于“硬科技”,目前上市公司數量超560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為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助力。科創100指數作為作為科創板第二只寬基指數,是科創板的“新抓手”,與科創50指數共同構成了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是重要的市場行情判斷指標之一。科創100指數和相應ETF產品的推出,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里程碑,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資本舞臺。趙云陽介紹,科創100中小市值規模特征顯著,聚焦中小“硬科技”企業,80%公司市值在50-200億之間;行業分布聚焦新興產業、科技含量高,更加均衡,從中證一級行業來看,科創100前五大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和計算機;從中證二級行業分類來看,前五大行業分別為半導體、醫療器械、生物制品、電池和軟件開發,行業集中度較低。其中,超過半數樣本分布于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科創50權重分布相對較低的產業,彰顯出高成長性與科技創新性的企業特質,與科創50指數形成較好互補。成分股專利質優量足 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在長期投資價值角度方面,科創100指數研發投入強度高,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超過10%,有望支撐未來業績的高增長,有利于助力科創板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助力更多投資者分享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時代紅利。綜合科創100指數成分股的專利數量和質量等因素來看,科創100擁有質優量足的以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產權,科技創新能力尤為突出。目前,科創100指數中成分股公司有效的專利總數超6萬件,包括發明公開審查中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發明授權專利。專利數量和專利質量是衡量一家企業技術情況的直觀指標之一。“在一份專利中,可以通過覆蓋的分類號、說明書字數、附圖數、前引后引等來衡量它的質量。其中,分類號一般使用IPC分類,這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專利文獻分類和檢索工具,包含8個大類,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專利質量——通常認為一件專利所涵蓋的分類越多,其技術應用面越廣泛,科創100中的專利平均覆蓋3個IPC大類,優于其它寬基指數。”專利的說明書字數多、附圖數量多、撰寫詳盡,說明專利的撰寫質量較為優質。科創100的專利平均說明書字數超過8000字,平均附圖數接近6個,大幅領先其它寬基指數。科創100指數的成份股所處的行業大多為發展空間廣闊的戰略新興產業。當前,科創100指數整體研發強度處于市場前列,未來隨著指數成份股逐步將創新投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指數亦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近年來,博時基金緊抓指數化投資大發展的機遇,成為在指數量化領域布局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博時指數產品類型涵蓋了核心寬基、特色主題/行業、Smart-Beta、商品指數、債券指數、跨境指數等不同類別,用“三個全”(全資產、全球市場、全策略主題)滿足不同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需要。截至2023年9月30日,博時基金公司共管理356只公募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逾1457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我國資產管理規模領先的基金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