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推薦股票的老師靠譜嗎?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30
閱讀 :198
找10只強勢股,再找10個傻子,每個10萬資金,每個人重倉押注其中的一支股票。第二天,哐嘰一下,有兩只漲停了,兩個人賺了1萬,都分給老師4000,一共8000。躺贏!如果傻子更多一點,每天收入幾萬,甚至幾十萬都是輕輕松松。這就好像一個老師,拉兩個群,一個群每天唱多,一個群每天唱空。結果,總有一個群里,老師會因為預測準確,變成萬人敬仰。網絡流量時代,讓這樣的“老師”,有了更多可乘之機。股票市場里,真正有能力幫散戶賺錢,又想要收益分成的,完全可以去私募賺這個錢,還合法合規,何必當什么股票老師。很多問題,拋開表面看本質,就能明白其中的奧妙了。總想著天上掉餡餅,其實遍地都是陷阱。所謂的老師,是不是靠譜,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而不是單單買一支股票,是漲是跌。你馬路上拉個乞丐,讓他來猜漲跌,他可能都比什么老師準,他隨口說一個代碼股票都可能漲。再換個角度來看,即便老師很有能力,那你想要的到底是賺錢的代碼,還是賺錢的方法。花錢可以交學費,但不要去買代碼。否則,萬一踩坑里,一無所獲。學到的炒股能力,哪怕不多,總會有點作用,總是有價值的。真正能賺錢的老師,分享出來的經驗,其實就價值連城了,重點看你是不是能吸收。真正能賺錢的老師,也不會問你要40%的收益分成,因為這沒有任何意義,他可以自己賺錢。真正能賺錢的老師,他缺的是時間精力,哪有那么多時間給來做分享,他又不是搞培訓的。散戶不知道怎么炒股,虧錢了很正常,但如果都不知道怎么看人,被忽悠了,那就是活該了。炒股看的是專業技能,散戶專業技能不足很正常,給市場坑了也很正常。找什么老師,那是看人的技能,如果還被人坑了,那只能說識人方面也有所欠缺。千萬不要被市場割了一把韭菜,最終又被人再次割了一把韭菜,那就真的是冤大頭了。尤其是在網絡上,自己要有辨別能力,否則,處處都是陷阱。散戶一定要學會自己辨別股票,而不是跟進別人的交易。我們都渴望在投資的路上有人帶一帶,這一點沒錯。畢竟,有人帶你,至少可以少踩很多的坑,減少損失。市場讓你交學費,遠比自己花錢學點東西要貴太多了,一不小心,可能就20%,30%虧沒了。但是,找人帶你,并不是說你跟著他買賣股票。一般別人指哪兒,你就打哪兒,那叫殺豬盤。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你自己不懂怎么買賣股票,一旦孤身一人,就要開始虧錢了。說白了,你沒有任何的交易能力,連選股都不會。賺錢完全是依靠著所謂的老師,一旦老師不準了,老師虧錢了,老師甚至離開你了,就癱瘓了。老師不是你爹媽,會一輩子管著你,更何況很多時候,老師都自身難保。所以,你必須學會獨立生存,擁有自己獨立的交易模式。所謂的老師也好,市場也罷,都是引路人,真正要走路的還是投資者自己。嘗試建立自己的交易模式,必須遵守以下幾個步驟。1、投資理念的大框架。任何投資,一般都會有個大的理念框架。比如,有些投資者的目標,就是做中長線,找到大白馬。有一些,就是希望短期內賺錢,喜歡和資金做博弈。還有一些,認為股票就是高拋低吸,擅長去做波段。價值投資也好,趨勢交易也罷,不同的投資方式,對應的是不同的投資理念。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理念,要么是自己在市場摸索后形成,要么就是有所謂的老師去影響。不論是怎樣的得來的,都需要先建立理念的大框架。框架不定,投資就容易四處亂撞。2、選股思路的建立。選股的思路也很重要,畢竟只有框架,落不到實際的股票上,非常困難。即便是做指數基金,至少也要對指數有一個挑選。選股的思路,必須要結合自己的交易大框架去制定。到底是通過基本面,還是技術面,亦或者兩者結合,去篩選出自己想要的股票。選股思路,其實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只有建立了選股的思路,才能算是可以獨立的去做股票交易。3、盈利目標的確認。選股有思路之后,不要急著去做交易。這個時候,要考慮一下自己的盈利目標。買股票,肯定是想賺錢,那到底賺多少,要有個規劃。很多人都說,走一步看一步,要這么說也沒問題,畢竟行情是變化的。但是走一步看一步,意味著沒有心理預期,就很容易走歪了。要有自己的目標和心理預期,這樣才走的會更加穩定一些。至少知道什么時候該收手,什么時候該等一等,心態上肯定會好很多。4、交易買賣點的摸索。確立了自己的目標以后,要開始摸索買賣點了。交易的買點,通常是當下比較多。也有相對比較挑剔的投資者,會仔細研究買點。但這些都不是關鍵,畢竟,會賣的才是師傅,會買的只是徒弟。個股賣點的確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誰都想賣的更高一點,但賣的更高又談何容易。優秀的賣點把握,是交易的關鍵,少坐電梯,哪怕少賺一些也是值得的。5、完善交易模型。接下來是交易模型,也就是把從選股到買入,再到賣出,去總結成模型。之所以要模型化,其實是為了做數據的測算。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能夠賺錢,或者虧錢的,一定是有概率的。交易模型的完善,就是通過數據的測算,去降低交易的失誤率,增加準確性。比如在選股層面,把邏輯框架細化。比如在買賣點的把控上,能夠做到更精準一些,高點的把握更順暢一些。把自己的交易,固化到買點和賣點上,有原則,方便去執行。6、隨著實踐去做微調。市場是動態的,所有的交易也都是需要做微調的,交易模型自然也是。股市的魅力,就是在于動態變化。很多股票的大師,他們都賺到過錢,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交易模式跟不上就淘汰了。交易模型自然也是一樣。很多量化交易模型,也在市場的變化中慢慢淘汰。股票的投資者,最終在盈利之后,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所以才要一點點的去精進,把模型做好微調。想要在股市里生存,這些都是必經之路,不是找個老師學習一下就可以繞開的路。只有自己能夠把行情把握好,才能真正意義上的賺到錢,而不是跟著別人買,賺錢了還給別人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