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尋梅”:墨梅里的古人風骨與海粟筆墨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30
閱讀 :242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從古至今,梅花一直被用作映照中國文人內在高尚品格的傳統意象,在不同的藝術家筆下各具風采。澎湃新聞獲悉,4月25日,“踏雪尋梅:劉海粟美術館館藏梅花主題作品展”策展人導覽專場活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行。據悉,作為歲寒三友的代表之一,劉海粟美術館計劃將松、竹、梅三個中國古代傳統意象的館藏主題作品展形成系列展,此次展覽為該系列的首展,共展出27件入藏劉海粟美術館以來首次出展的作品,也是劉海粟美術館開館以來展出古代藏品最多、最集中的展覽之一。“踏雪尋梅:劉海粟美術館館藏梅花主題作品展”現場“踏雪尋梅:劉海粟美術館館藏梅花主題作品展”現場“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品格高潔、典雅、冷峭、堅貞,素來被視為君子、知友。文人賞梅詠梅畫梅的風氣由來已久,名句佳作迭出。梅花,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代表著堅韌不屈、生生不息、清冷高潔的品格。作為“歲寒三友”和“四君子”的代表,梅花在中國古代文人心中深有分量。以物喻情、抒發胸臆,梅花這一中國傳統意象在不同文人的筆下各具風采。對于游心物外的文人而言,梅花常被用作映照內在高尚品格的傳統意象,并延續至今。“踏雪尋梅:劉海粟美術館館藏梅花主題作品展”現場“以梅花為代表的中國經典意象,代表著中國傳統思想中對事物超脫于表面的深入思考。在快節奏的當下,充斥著碎片化信息,隨之也帶來對大眾思維方式和思考深度的影響。這一次展覽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意象的展示和解讀,更是希望能激發觀者對傳統意象本源的回望和對傳統文化精神的思考,進而探索傳統文化在當代語境下的時代意義。”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張我在導覽中介紹說。《山橋探梅圖》,趙孟